- 我們尊重且不歧視個人之性別傾向,但是反對在國中小教育階段中,加入多元情慾、多元家庭、多元婚姻之教材。
- 立即停止發放現行不當的教師資源手冊教案、教材至全國中小學、停止辦理相關的研習活動,並重新編輯。
- 重新編輯時,應以相當的篇幅納入「不同於性解放概念」的性別教育之論述。性別教育專家不能只含括單一觀點者,並應邀請家長、青少年兒童心理發展學者,以及生命教育、品格教育、課程專家以及倫理議題方面之專業人士參與。
- 至於解決性別歧視/霸凌、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刻板印象的現實問題,應更積極的落實教導生命教育、品格教育與合宜的性教育,而非只是消極於教導性解放、安全性行為及同志教育。
-台灣真愛聯盟官方網站,「我們的訴求」
「真愛聯盟」有計畫地發動教會組織,進行了一個「反對教育部在國小、國中性別平等教育中鼓勵性解放」的連署,並且宣稱已有八萬人加入連署。
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意見表達而已,而是一個有計畫的抹黑栽贓並藉此擴大保守教會對公共政策影響力的行動,其目標與規模就是一個反同大作戰!看清局勢變化,行動!不要再沈默(by 喀飛)
台灣應該是高度民主化了,以往只在於各大政治勢力之間拷貝吸納彼此宣傳策略的手段,已經(疑似在美國淋漓盡致的文化戰爭表演影響下)迅速而持續地往民間社會擴張。正是在自由化(或稱解放)的社會條件下,以往抱持萬世一系道德信念的人們突然發現社會將要往自己不熟悉的方向變遷,權威地位即將不保,這些人們很自然地會傾向認為以往持有的權威必然會經由機制或陰謀而被別人奪走,於是鎖定敵人加以打擊便成為他們自我召喚與鞏固核心的必然方案。
經過多年努力好不容易集結足夠能量與知識的性學,終於能夠進入國家教育政策機構建言,卻在獲得實施之際遭到另股力量的集結抵抗,在不同的社會層次上,與保守團體其實有著相去不遠的困境和反應。從各方反應看來,我們恐怕也不能輕易排除各為其主的態度已經開始讓這個表面現象生根固著成論述事件的核心。從這個角度,「台灣真愛聯盟」的認定裡看似最糟糕的「性別平等教育=性解放一言堂」便反而成為最有效的論述之一。由性別團體明白指出的諸多謊言與扭曲,因此不只是基於極端立場而造就的誤讀,更是有意形塑並與此相生的強化手段,在斧鑿痕跡最深之處,近似於某些論述裡會使用的誤讀策略,其中保守團體本身所缺乏的弱勢立場基礎,則必須以這些謊言和失勢的危機感加以補充。
性事的確是當代社會最為複雜的輿論議題之一。在某個理論高度上我們理解到性的壓迫與解放在社會結構中呈現雙生的結構,然而在實際的運動操作裡,壓迫卻不可能自然地產生反抗,而必須經由人為操作產生,而過度將理論視作自然道理的結果,便是忽視一個無法產生足夠反抗能量的社會絕對是有可能的。當代高度發展的文化戰爭策略已經將這個理論的裂隙擴張至極大,導致謊言成為日常風景,而所有論述的邊際殘餘都可能經由各種手段而生根固化成為社會事實的核心,當代的社會早已不在乎作為謊言的謊言,而只關照能夠有效催化敵手能量的謊言,以致於這些錯誤成為唯一能夠催化輿論的啟始點,事件不得不只好圍繞著它們而展開。
到此為止一直沒有提到的進步價值,某種程度上其實已經在現狀中成為次要因素。目前公共社會達成的共識,似乎就只是標準化的公關技巧能夠獲取大眾信賴這一點而已,就算是不願意相信公關技巧的人,也亟願將之視為影響力無可置疑的公定標準。「進步」的符號在經過對手的有效弱化、體制的吸納收編與持有者的自我癱瘓之後,甚至已無力反對最基本而簡化的價值相對論調。這當然也間接帶動了文化戰爭的興起,最保守的論述因此得以脫離被進步捻滅的宿命,而以重新創作的面貌成為某種必須保存的文化資產。
如此而我們還有什麼意識的解放可言?除了某些最基礎的現實(例如世上存在同性生物性交這件事)在被發現之後就難以動搖,其他一切認識與辯證內容都失去了加以改造的正當性,僅剩下菁英群體中推動改革者的政治操演能耐,這從倡議廢除死刑者一再強調世界各國都是從政界推動人民認同的事實時就可以很明顯地發現。以我個人的立場與理解的事實而言,所謂性解放,究其根本只是朝著承認既有現象而不強制改變的基本人權價值而去;然而對於某些立場,特別是習於將社會置於隨意制定的道德規範下的那些(譬如宗教),在語言核心規定一套讓社會能「更好地運作」的價值,或許才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標。就像我們至今無法切實地想像一種能脫離所有體制運作的政治一樣,對某些人而言,解放的目標永遠只是無比遙遠的夢想而已。
而在這樣激化的狀態下,我們更無法意識到,解放本就是動態的過程,是前往下一個現狀集結點的進行曲。屆時的狀態必仍多元、異質並彼此衝突;明天的解放目標,也終會讓今天的狀態成為保守的價值。我們所有的選擇,或許只剩下在今天結束時盡可能地少留下謊言,誠懇地指出自己意想中的方向,以免在下一階段的解放論述裡留下太多荒謬的足跡,期待日後災難的火光裡不要映出太多自己的身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