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30

成語是一個問題嗎?

是啊。女奴在這個議題上就做了一個熟練的操演。從辭典編纂規範寫到文化全球化,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接受到這個符號,不,刺激訊息了。他很認真,他言之有物,他提起當代熱門的文化語彙,他沒有進入政治惡鬥。

那,除了這個符號刺激之外,我們接受了什麼?

沒有什麼。因為多數人根本就不會用類似的語彙來思考其他問題,遑論發篇文章。同樣的邏輯不會在公共領域擴散,相關邏輯仍然限於受過特定訓練的人們之內。或者,在受到自己討厭的刺激時,可以把整篇文章或引用片段拿出來招搖一下支持自己的論點立場。

當然這不表示文章本身有什麼缺陷。譬如談起語言正統問題,這也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題目。只是,邏輯一樣不會擴散,各種政治勢力不會因此放棄語言合法性和詮釋權的爭奪,或甚至有所反省。就算成語有一天高度無效化之後,這件事還是不會得到解決。到時候,可能連受過訓練的特定人們都已經懶得再強調一樣的論點,這個邏輯便正式從社會裡消失,或跟成語及其擁護者一起進入食古不化的領域。

語言當然會變,不過個人所擁護的知識,若是可以像這樣草率地去議論合法性的話(非指上面引用的文章,許多相關討論更值得注意),我很懷疑這個社會到底有什麼立場可以談歷史資產或文化保存,更精確地說,當下對這個莫名其妙事件的諸多討論,全都圍繞在權力核心上打轉(包括教育部這個國家機構、教育部長這個官位、辭典這個正當性核心、本土╱中國這個政治權力議題、政府這個語言規訓者),與恐慌的擁護者們完全一致地,聰明的質疑者們也從來不曾脫離語言作為一種整體的想像。這樣一來,所討論的不過就是整體的語言保存╱整體的求創新流變而已。對於那些並不提升到任何群體層次,無法觸發群體溝通正當性的語言,我們的態度又是什麼?

當然,這個懷疑也是一個永遠不會擴散的邏輯。

2 則留言:

瓦礫 提到...

一定要舉例嗎?也行。

例如,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態度面對注音文?

同樣的主張者,如何面對聯合國廢除正體字的假新聞(在新聞還具有廣泛合法性的時候)?

或者,我們如何看待那些無法作為廣泛溝通的語言,例如男子氣概、陰性書寫、非法小眾交流、網路慣用語?

或者,媒體批評如何擺脫對記者的錯字或文體誤用批評,例如之前的得年╱享年批評?或我們能接受記者使用脫離現場╱事件脈絡的發問與詮釋嗎?

匿名 提到...

夏蟲不得已語冰~~也說「罄竹難書」

追根究底 停聽細看
「罄竹難書」和「擢髮難數」一樣,字面上沒有負面的意義,那負面的意義是如何形成的?
先舉一些成語典有關「罄竹難書」常見的典故:
《孫臏兵法.奇正》:「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孫臏(?~西元前316年)
《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完成於秦始皇八年,西元前239年)
《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公孫賀》:「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
《後漢書.隗囂傳》:「楚、越之竹,不足以書其惡」
《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
唐朝皮日休《移元徵君書》:「罄南山之竹,不足以書足下之功」

我們看看2003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劉潔修主編的《成語源流大詞典》如何處理「罄竹難書」這一則成語的相關資料:
[罄竹難書] 語或本《孫臏兵法。下。奇正》:……「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又本《呂氏春秋。明理》….. 《後漢書.隗囂傳》……《舊唐書.李密傳》….

後來用[罄竹難書],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多用來指罪惡,間或指功績。唐皮日休〈移元徵君書〉…..罄南山之竹,不足以書足下之功…..《明史.鄒維璉傳》忠賢大奸大惡,罄竹難書…《湧幢小品.卷一四.緒帖》:…「凡此五偏,猶其大略,至於瑣屑,罄竹難書。」(有關主張均田制的時政議論)

…..罄竹難書…. 《林則徐書簡.致朱為弼》…此等幣病,罄竹難盡…. 《清.唐才常集.湖南設保衛局議》..而官紳士商種種利益,罄簡難書也..

第一段典故依年代先後排列,內容豐富且具代表,「語或本、又本」這樣的用語,謙抑兼又嚴謹。第二、三段包含釋義、成語及其變化的書證,釋義簡明精要,書證豐富多元、面面俱到。
依個人淺見,唐皮日休〈移元徵君書〉…..罄南山之竹,不足以書足下之功…部份應視為典故移置前段。除此之外,可謂體例完整、處理允當,堪稱辭書典範。
與上例比較,教育部編成語典每一則成語由釋義、典源(含注解、參考資料)、典故說明、書證、用法說明等部份組成,體例可說相當完備。
以「罄竹難書」這一則成語而言,典源、典故、書證資料豐富;用法說明例句雖多,但不夠精要,也不能全面充分反應典源(含注解、參考資料)、典故說明涵蘊的內容。
最嚴重的缺失是釋義不夠精準:
「罄,音ㄑ|ㄥˋ,用盡。「罄竹難書」指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拿來書寫,也難以寫盡。形容災亂異象極多,無法一一記載。#語本《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
後用「罄竹難書」形容罪狀極多。」
教育部網站國語辭典的釋義:「後遂用罄竹難書比喻罪狀之多,難以寫盡。」
若讀者單只看釋義,這樣的內容必然引發誤解。

坊間諸多成語典有關「罄竹難書」一則,率多如此的釋義、用法:
「形容災亂異象極多,無法一一記載。」
「形容罪狀極多。貶義。用在「罪惡深重」的表述上。」
「罪狀很多,多得寫不完」
「比喻劣跡太多,非筆墨所能盡」
「罄竹難書:比喻罪狀多不可枚舉,寫都寫不完」

也難怪大多數人認為「罄竹難書」只有負面用法。

進一步從語法或書證實例探討成語的用法,「堯天舜日」比喻太平盛世,本身就有完整的情境意義,例如 「堯天舜日慶三多」、「舜日堯年歡無極」這兩則用法,刪去「慶三多」、「歡無極」,本身仍然可以獨立存在,是獨立片語。而 「罄竹難書」的書證實例,前面都必須有其形容的情狀事物,與「堯天舜日」同為成語,嚴格說來只能算是「熟語」或「慣用語」,行文使用「罄竹難書」,其「約定俗成」的意義是「書不勝書」、「說不勝說」,而不應延伸到其形容的情狀事物,影響其有關善惡的屬性,本身當然也不俱備善惡這樣的屬性,道理簡單明瞭。
至於像洪葉活用成語典內:
「為什麼這句成語只形容罪狀多,而不能形容好事多得寫不完呢?這是因為過去的人們,每次引用這句成語,總是把它用來形容罪狀,於是它逐漸成為一句習慣用語,有了特定的涵義。」。
「可見,「罄竹難書」這句成語早已形成。李密聲討隋煬帝的檄文,才更進一步確定它特定的意義。」
這樣不經求證,有違事實,天馬行空似的,不負責任的論述,無端的揣測古人行文引用時的心意,以己見唐突古人,是惑遺學子。
以教育部長這個身份,部編辭書不夠完美精準,當然應該概括負責、謹言慎行,不應只是努力解釋「罄竹難書」的意義,而忽略了如何化解此一事件可能帶給學校語文教育的困擾,以及教育部應有的全面檢討與改進措施。而李鍌教授身為教部成語辭典的編輯召集人,事後不去仔細查閱、檢討其參與編輯的成果,也有失身份風度。
個人最在意的則是:明明是個簡易明白的問題,一件可以引發全民關住並提昇語文認知的教育機會,平白演成一齣烏龍鬧劇,迄今仍是渾沌一片。尤其令人納悶的,少看到論者對辭書內容及其編者的質疑和鞭策。

約定俗成 無限上綱?
荀子:“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當然,“約之以命”不是開會討論,而是在群眾長期的語言實踐中自然形成的一致。
字音和字義的最初結合,根據約定俗成的道理是任意的、武斷的,但字義形成之後則帶有強制性。
單字意義的形成是任意的,字組意義的形成就不是完全任意的了。比如“白紙”、“黑字”、“看報”、“寫書”,它們的意義是可以由“白”、“紙”等等單字的意義推導出來的。
“遠距”和“長距離”的意思相近,可是教學是「遠距教學」,賽跑是「長距離賽跑」;「赤手空拳」、「白手起家」等等例子,顯示有些字的組合也常帶有約定俗成的性質。
去年五月以來,「罄竹難書」這個話題,我曾多次在課堂、朋友聊天提及,確實發現絕大部分的人認為杜某人硬抝,很多人還脫口而出:約定俗成嘛!認為「罄竹難書」當然是講壞事很多,多到寫都寫不完;而不能用在形容好事。
有少數一些成語確實蘊藏意義翻轉的可能,像成語「枕石漱流」原是形容「隱居山林的生活」,因以「石」為枕,以「流」漱口。但是,後來卻產生另一成語「枕流漱石」,《世說新語˙排調》:「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此一典故以誤用而自圓其說,卻創造了一則另俱深意的好成語,這就成為有趣的語文文化資產。
相對的,也有不少語文因為輕率膚淺的認知,錯誤使用,日久積非成是,概以約定俗成文過飾非,與原典興味意趣相去一萬八千里,這樣的成語也只能稱為「熟語」或「慣用語」。例如「呆若木雞」原比喻八風不動、修為到家,有釋義為意態呆滯不敏;「亡命」本指脫離名籍而逃亡在外的人,如今「亡命之徒」則比喻不顧性命作奸犯科的人。它如「既來之,則安之」等等,其實都是因字面望文生義而衍生其他意義。
另如「他山之石」一則,亦作「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錯是磨玉用的石質工具,攻是磨玉的動作,則常見誤用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應如何解釋得通用合理?「價值不菲」與「斐然成章」,因為菲、斐錯亂,「價值不斐」與「成績不斐」這樣的錯用屢見不鮮。再者,「學生事務處」簡稱「學務處」,與「教務處」如何區隔?這些語文亂象可以約定俗成等閒視之輕易打發的?

與時俱進 天清氣朗

《莊子.天地》有一則小故事:「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抱甕灌畦」~就是以甕裝水來灌溉菜圃的成語典故。話說子貢南遊,反家途中路過漢陰時,見一老丈辛苦的抱甕汲水灌溉,於是告訴老翁一種省力的器具,稱為『桔槔』的汲水機具,可以事半而工倍。
語文的園圃由來久矣,陳種新品各盡其妙,當今網路通訊,一如當時的汲水灌溉利器,語文世界是個開放的園圃,經由網路通訊商量舊學、涵養新知,所謂不薄今人厚古人,來日的園圃必然更加燦爛豐盈。